“十四五”是我国加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落实应对天气转变国家自主孝顺目的的攻坚期,我国新能源进入全新的生长阶段,基地化、集群化、一体化开发模式,聚焦与融合,多元赋能,势必加速能源结构调解,为新能源生长提供更大空间。而新能源高质量生长蹊径上的“拦路虎”——消纳问题,自然成为重点攻坚工具。
我国新能源电力消纳现状
新能源装机及消纳情形
“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双碳”目的的引领下,2021年,我国新能源生长迈上新台阶,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抵达10.63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44.8%。其中,风电装机3.28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3.06亿千瓦,划分占总装机容量的13.8%和12.9%。海优势电新增并网装机更是创历年新高,新增并网1690万千瓦,累计装机规模抵达2638万千瓦,跃居天下第一。
受2020年风电、光伏“抢装潮”影响,风电、光伏发电集中并网,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量大幅提升,整年累计发电量9785亿千瓦时,同比增添35%,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首次突破10%,抵达11.7%,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2021年整年,天下弃风电量206.1亿千瓦时,风电使用率96.9%,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弃光电量67.8亿千瓦时,光伏发电使用率97.9%,与去年基本持平。
新能源爆发式增添与用电需求增添放缓矛盾突出。2017~2021年,近五年天下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添6.6%,同期电源装机年均增添7.46%,风电装机年均增添高达17.62%,而光伏装机年均增添高达33%,新增用电市场难以支持种种电源,特殊是新能源电力的快速增添。
目今新能源消纳主要政策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分麋集出台相关的政策,从可再生能源消纳机制的建设,到能耗“双控”制度逐步完善,从天下碳生意市场启动,到绿色电力生意试点事情计划的宣布,行政和市场双管齐下,有形与无形之手,都在为增进我国新能源高质量生长,解决津贴退出后的市场激励问题,指导全社会起劲加入绿色低碳转型而起劲。
2019年5月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包管机制(俗称“配额制”)出台,按省级行政区域对电力消耗划定应抵达的可再生能源电量比重,包括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消纳责任权重和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旨在通过电源消纳结构调解指导行业生长,标记着能源低碳转型生长长效机制的建设,各市场主体通过现实消纳可再生能源电量、购置其他市场主体逾额消纳量、认购绿证等三种方法完成消纳责任。可是要真正落实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需要科学确定消纳责任权重,施展目的导向作用,建设有用的羁系机制,同时完善绿色电力证书生意。
自2017年起,我国最先实验绿色电力证书(简称“绿证”)自愿认购,主要目的是减轻新能源津贴压力和指导绿色电力消耗观,增进清洁能源使用。现在,津贴目录内的陆优势电和集中式光伏以及平价项目可向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申请核发绿证,取得绿证后,发电企业可以将绿证卖给有需求的消耗者,消耗者自愿认购。认购绿证越多,代表使用绿电越多,但由于绿证生意机制下,绿电和绿证“证-电”疏散,并不可代表消耗者现实消纳了对应的绿电。由于实验取代津贴的政策,津贴新能源项目的绿证价钱往往偏高,认购率很低。2021年周全实验配额制下的绿证生意,平价新能源项目绿证进场生意,绿证价钱大幅下降,线上挂牌价钱一样平常为50元/兆瓦时,线下大宗生意价钱多在20~50元/兆瓦时,由于缺少配额制的有用加持,绿证的刚性需求缺乏以及对绿证的认可度不高等缘故原由,绿证生意始终“低温运行”,未施展其应有的作用。现在海内绿证市场仍是自愿市场,消耗绿证或绿电均是企业的自主行为,绿证购置者主要是外资企业、出口加工企业等。
所谓绿电生意,特指绿色电力的中恒久生意,即用电企业直接从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企业购置绿色电能并获得响应的绿色电力消耗认证。在绿电生意中,绿色电力消耗凭证直接向终端用户揭晓,实现了绿电消耗和绿证的统一。
绿电生意面临的难题
政策与机制方面,绿电生意与其他政策和市场机制的衔接不畅。近年来,围绕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配额制、碳生意、绿证生意等相关政策和市场机制应运而生,相互交织影响,政策的落地以及作用的施展不可能完全凭证理论实现,需要履历重大而曲折的历程。目今我国电力供需以省内平衡和就地消纳为主,缺乏增进清洁能源跨区跨省消纳的强有力政策、合理的电价和辅助服务等须要的赔偿机制,省间壁垒突出,跨区跨省调理电力供需难度大。绿电生意是毗连绿证市场和碳生意市场的“粘合剂”,为实现“电-碳”两个市场联动施展着主要作用。目今我国绿证生意、绿电生意和碳生意因“增进绿色低碳生长”的配合目的而生,在运行机制上却泛起“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冲突。一是绿电市场与碳生意市场可能保存着重复支付情形用度的缺陷,统一的“电-碳”市场盘算标准尚未形成,造成“电-碳”市场缺乏有用衔接;二是绿电市场和绿证市场关于“证-电”合一与疏散保存显着不同。《绿色电力试点计划》接纳“证电合一”的方法,只针对能够加入绿电生意的风、光发电量,关于没有加入绿电生意的,照旧证电疏散的,这种差别就导致两个市场机制证电关系杂乱。
据悉,自去年9月绿电生意试点启动后,只有广东、河北、山东、浙江、江苏等省份开展一些绿电生意,但绿证在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与电力生意中心之间的核发划转通道却迟迟未能买通。
手艺与市场方面,我国电力妄想生长保存网源不协调、能源生产与消耗中心逆向漫衍、缺乏无邪调理电源系统调理能力不富足等问题,加之区域壁垒和地方�;ぷ璋�,导致跨区域绿电生意现实难题重重。风电装机集中的“三北”地区,远离负荷中心,难以就地消纳,其他新能源富集的大型能源基地,都差别水平保存与开发配套的电网送出项目妄想、批准相对滞后,跨省跨区通道能力缺乏等问题。同时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波动性等特征,对电力系统调峰能力提出很高要求,而现在系统缺乏无邪调理电源,调峰能力缺乏。多重因素作用下,泛起绿电富集高供应的“三北”等地区绿电“滞销”,绿电高需求的东部蓬勃地区绿电“脱销”,进而造成绿电市场化定价机制的失灵。
消耗与理念方面,现在我国能源消耗模式向绿色低碳转型的意识还亟待增强,古板用能习惯需要进一步改变。和许多蓬勃国家相比,我国的绿电生意还处于自愿生意市场,没有实现配额强制生意与自愿生意的融合,这就使得许多企业关于绿电的需求并不迫切,降低了绿电生意市场需求端的活力。我国绿电生意的消耗者主要是那些已提出100%绿色电力生产目的的企业和自觉减碳以资助产品获取更大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而这些企业往往仅局限于大型的跨国企业集团或者有强烈出口需求的企业,绿电关于重大的海内企业缺乏吸引力。
关于绿电生意促消纳的思索
完善新能源领域政策系统,统策划划协同推进,实现体制机制有用衔接。作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系统中能源领域宣布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步伐的意见》提到要在“十四五”时期,基本建设推进能源绿色低碳生长的制度框架,形成较量完善的政策、标准、市场和羁系系统,构建以能耗“双控”和非化石能源目的制度为引领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机制�?稍偕茉吹缌ο砂芑朴�2020年正式实验,但在现实运行中,保存各省份消纳责任权重指标宽松,剖析落实不敷,对市场主体审核刚性缺乏,羁系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现实执行也以省间逾额消纳量生意为主,对绿证,甚至绿电需求的有用推行动用甚微。应增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的指导作用,强化绿电、绿证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包管机制的有用衔接,建设绿电(证)消耗强制市场,形成“配额制+绿证”机制,通过科学合理地剖析消纳责任权重,调解逾额消纳量生意规模,可以将其生意限制在省间生意,用于实现省与省间的消纳平衡,起劲扩大可再生能源电力的运送消纳区域,通过绿证市场,施展差别地区间资源互补和跨时空调剂的作用,助力配额制顺遂实验,实现新能源的全局优化生长。
加速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增进新能源与通例电源协调生长,为新能源消纳提供有力支持。今年1月,国家生长刷新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系统妄想》,就加速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提出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耗比重抵达20%的目的,“十四五”时期重点加速生长风电、太阳能发电,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增进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加鼎力大举度妄想建设以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持、以稳固清静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应消纳系统。强调优化能源运送名堂,统筹结构新增电力流,充分挖掘存量通道的运送潜力,到2025年,“西电东送”能力抵达3.6亿千瓦以上。要求新建输电通道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随着妄想的实验,重点围绕“景物水(储)”“景物火(储)”等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加速以沙漠、沙漠、荒原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凭证《“十四五”新型储能生长实验计划》,储能生长的相关体制机制将进一步理顺,推动新型储能在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施展增进新能源消纳的作用。
加速推进天下统一电力市场系统建设,完善生意机制形成市场合力。为突破省间电力生意壁垒,实现电力资源在更大规模内优化设置,提升电力系统稳固性和无邪性,国家生长刷新委、能源局出台了《关于加速建设天下统一电力市场系统的指导意见》,建设天下统一电力市场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实现“双碳”目的的主要抓手。增强电力市场建设与优发优购制度、可再生能源法、消纳责任权重、清静保供支持电源等相关政策的统筹协调,推动新能源加入市场,明确新能源市园职位及应肩负的责任等。未来随着新能源装机进一步提升,需建设合理的市场机制,统筹电力市场、碳市场协同生长。尤其在价钱方面,建设健全“电-碳”市场价钱联念头制,市场机制与配套政策协同推动,增进新能源消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