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以“低碳转型、智能生长、多元融合”为主题的2020年中国能源研究会年会在北京召开。
此次年会上,杜祥琬、江亿、王王法、郭建波、邹才华等两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副总司理刘宏斌、国家能源集团总司理助理刘金焕、华为全球能源行业首席数字化转型官夏文波等企业人士、政府有关部分向导及科研院所代表等近500人汇聚一堂,围绕古板能源清洁高效使用、可再生能源开发等议题,深入钻研、充分交流,为推动能源清洁低碳、清静高效生长和高质量生长献计献策。
议题一:碳中和目的怎样实现?
自从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团结国大会一样平常性辩说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抵达峰值,起劲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就成为能源领域的热门议题。
此次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指出,碳中和有两个公式,一为碳排放,即能源消耗乘以化石能源的占比再乘以单位化石能源排放;二为碳汇(碳移除),包括林业等碳汇吸收(及CCUS等碳移除);若两项基内情等,即为碳中和。由此可以得出“碳中和三要素”——降能耗提能效、碳替换、碳移除。
那么,怎样实现碳中和目的?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制冷学会理事长江亿体现,要实现碳中和,主要依赖水电、风电、光电、核电和生物质能源;化石能源(煤、油、气)的需求量应尽可能最小,以降低对CCS或CCUS的压力;实现周全电力化,尽可能镌汰消耗端对一次能源的依赖。
华为全球能源行业首席数字化转型官夏文波提出,数字化赋能中国能源高质量生长,助力“碳中和”目的提前实现。据相识,华为于今年9月23日正式宣布了能源数字化转型要领论——“能源塔环”,包括“12321”五个主要内容,即坚持1个厘革愿景、创立2个包管条件(数字素养和人才步队)、贯彻3个要害历程(妄想、建设、运营一体化统筹)、构建2个焦点驱动(营业驱动和手艺驱动),打造1个基础平台(能源数字底座)。
议题二:能源转型,究竟怎么转?
本届年会上,能源转型这一话题被再度热议。
杜祥琬提出,目今,我国进入高质量生长阶段,能源也面临着历史性的转型和立异。中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峰、起劲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意味着中国能源的低碳转型将迈出越提议劲、坚实有力的程序。“必需指出,应对天气转变推动能源的低碳转型,是助推新能源的生长和新型的经济增添,增进经济和情形的双赢。”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王仲颖也以为,2014年6月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清静新战略为我国未来能源生长指明晰前进偏向。而直到今年9月22日我国才向全天下宣告了新时代中国能源生长的目的——起劲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偏向明确了,目确实定了,以后就是路径的问题。”王仲颖云云体现。
关于能源转型路径,多位院士在年会上揭晓了各自的看法。杜祥琬指出,中国的能源转型,既包括能源结构的转型(优化、低碳),也包括空间名堂的优化(较平衡、充分),两个相耦合,配合推动中国能源转型、中国经济情形的双赢。实现能源名堂的转型需要转变看法、转变习惯,认真论证和妄想天下和中东部地区的电力系统和能源战略,包括源、网、荷、储、用、管、服。
江亿以为,节能、镌汰需求是未来实现低碳能源转型的主要基础,先从需求侧做起。他建议工业领域要改变产品结构和工艺流程,提高用能效率;修建领域要实现中国特色的修建节能,中国修建未来应坚持在700~750亿平米,年能耗在3.5万亿kWh+40亿GJ热量;交通领域要加速电气化,未来耗电2万亿kWh及1亿吨油耗。
别的,江亿还提出了2035年前实现能源低碳转型的几个突破点,包括生长修建的“光储直柔”新型配电方法;建设漫衍式农村新能源系统;建设区域热网,充分接纳使用发电余热和工业余热供热;具有普遍应用远景的热泵手艺等。
王仲颖强调,沿着蓬勃国家走过的“从煤炭转到石油、自然气,再向可再生能源转型”之路老路新走,此路欠亨。若按这条路走,那么到205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仍然是100亿吨,届时能源结构仍是煤炭、油气、非化石能源“三分天下”,因此,我们必需走一条立异之路、革命之路,跨越蓬勃国家走过的油气时代,直接进入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时代。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郭剑波也提出了类似的看法:为了构建清洁低碳、清静高效的能源系统,我国能源转型主要朝两个偏向举行——终端消耗侧,电能深度替换化石能源;能源生产侧,以电能形式开发使用新能源。“据展望,我国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耗比重将从现在的26%提高至2050年的45%~50%,因此,电力是能源转型的中心环节。”
需要注重的是,我国能源转型面临诸多偏向性危害,包括转型倒运导致能源系统和手艺的落伍、社会立异乏力、五大生长理念不落地、低效投资等。
议题三:“十四五”,种种能源何去何从?
在提出了“碳中和”目的之后,“十四五”妄想关于能源行业意义就变得异常重大。杜祥琬以为,“十四五”要走上高质量生长新征程,迈开坚实的一步,为十九大提出的2035、2050两个伟大目的找准偏向,走出能源革命的准确蹊径;为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做好铺垫,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明确路径。因此,建议“十四五”时代,“经济要争取5%左右的中高速增添,能源要以较低的能源弹性系数(≤0.4)知足每年约2%的能源增速,能源增量主要由非化石能源提供。”
煤炭:难以被大规模替换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首席科学家王王法指出,煤炭是我国主体能源和国家能源清静的压舱石,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煤炭难以被大规模替换,预计2030年和2050年,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耗比重50%、40%以上,新时期煤炭工业实现高质量生长成为煤炭行业面临的焦点问题。
王王法体现,煤炭开采是一个需要高科技支持的工业,煤矿智能化是煤炭行业高质量生长的焦点手艺支持,这已逐渐成为行业共识。煤炭资源型地区转型不是去煤化,而应是生产和使用方法转型、以煤炭工业第四次重大手艺革命(煤矿智能化)为契机,向数字化、智能化新工业和新业态转型。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八部委团结印发《关于加速煤矿智能化生长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煤矿智能化生长原则、目的、使命和包管步伐。关于加速煤矿智能化建设的重点使命,王王法提出了八点建议,一是建设煤矿智能化标准系统;二要增强焦点手艺攻关,推动智能化煤矿新手艺研发;三是建设一批高质量智能化煤矿树模样板;四是建设智能绿色矿业与社会协调生长的国家级试验区;五是建设基于新一代信息手艺支持的天下煤矿智能化平台;六是建设基于区块链的天下煤炭生意与工业协作智能平台;七是增强政策支持,推进煤矿智能化新系统建设;八是建设煤炭行业高质量生长的高条理人才系统。
油气:构建生长新名堂
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才华体现,中国已进入非通例油气生长新阶段,地质资源禀赋和通例油气勘探水平,决议了非通例资源成为我国未来油气增储上产主体。
关于我国油气生长的新名堂,邹才华用“稳油增气、油气跨界、智慧油气”来形容。其中,稳油增气方面,“一老两深一非”是未来油气生长的主要领域和偏向,即老油田、陆地深层和海洋深水、非通例油气。油气跨界方面,有三个跨界融合,划分是景物热与油气工业融合、油气工业与氢工业融合、油气与新质料储能融合。智慧油气方面,建设数字化、自动化、协同化、智能化“四化”智慧油田。
关于能源清静新路径,邹才华从油气角度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加速石油储备,二是要加速气库建设,三是要谋划能源自力。他以为,中国可谋划“能源自力”战略,鼎力大举实验“洁煤、稳油、增气、强新”,第一步(2021-2035年),自然气+新能源消耗占比40%,第二步(2036-2050年),自然气+新能源消耗占比升至50%以上。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副总司理刘宏斌指出,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配景下,石油石化行业生长面临的外部情形不确定因素增多,将对未来爆发重大影响,内外动因叠加,将倒逼古板石油石化企业加速转型程序,理性生长,以综合能源公司为恒久战略目的,实现数字化、智能化。
新能源: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将从局部扩展至天下
郭剑波体现,凭证展望,2030年天下新能源总发电量占比将达20%,2050年高达48%,未来高比例新能源电量的电力系统将从局部地区逐渐向天下扩展。高比例新能源电量场景需要数倍于负荷的新能源装机容量,由于新能源资源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发电装备的低抗扰性和弱支持性,高比例新能源系统将面临高效消纳、清静运行和机制体制三大挑战。
“未来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可能会有两种演化方法,以同步旋转装备为主导的运行方法,刷新新能源电站使其具有同步发电机的特征;以电力电子装置为主导的运行方法,刷新古板发电站使其具有逆变器特征,此种方法下,系统的稳固性、剖析理论和要领等都将差别于古板电网。”郭剑波思索道。
别的,郭剑波还对新能源“权责利的匹配”举行了剖析。现在,我国新能源既不加入电力平衡调理也不加入电量平衡调理,系统的平衡调理能力由无邪性调理电源等完成。从“权”上看,未来新能源机组将作为主力电源,在快速生长中享有权力;从“责”上看,新能源需肩负主力电源的责任,具备主力电源的特征;从“利”上看,需要为辅助服务提供赔偿,平衡多方利益。